国自产拍偷拍福利精品免费一,亚洲欧洲xxxx,中文字幕av一区二区,小视频免费在线观看

您當前位置:中國菏澤網  >  東明縣  > 正文

東明縣扶貧辦:精準扶貧下苦功 奮斗拓寬振興路

作者: 彭傳軍 來源: 菏澤日報 發表時間: 2021-03-23 09:36

“這既是一份榮譽,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?!比涨?,從北京人民大會堂領獎歸來的東明縣委辦公室副主任、縣扶貧開發辦公室主任崔建標說,東明縣扶貧開發辦公室榮獲全國脫貧攻堅先進集體,他作為代表上臺領取獎牌,感到責任重大,會牢記總書記囑托和期望,戒驕戒躁,統籌做好黃河灘區居民遷建和灘區產業發展,以實際行動讓全縣老百姓過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。

聚焦脫貧之策

培育特色產業

陽春三月,東明縣三春集鎮現代農業扶貧生態園區春博園,大棚內又大又紅的草莓,在綠葉叢中散發著濃郁的果香,吸引著周邊游人進棚采摘、品嘗。

“我去年在園內承包了16個大棚,種植草莓、西紅柿和羊肚菌,平時用工以附近村莊的貧困戶為主,每人每天工錢50至100元不等。”種植戶高廣明說,大棚里的活不是很累很復雜,大部分貧困戶都能適應。

據了解,春博園打造文化旅游與休閑度假特色示范基地,形成集產、銷、餐飲、娛樂等一體的農業生態園區,采取“黨建引領、企業運作、合作社參與、群眾和建檔立卡貧困群眾務工”的運營模式。實現貧困人口1500人以上穩定脫貧,為“美麗鄉村三春夢”的實現,注入了強勁動力。

東明縣扶貧辦因地制宜發展特色扶貧產業,投入扶貧資金6.3億元,實施萬畝高效設施農業、萬畝水產、萬畝中藥材種植等產業扶貧項目572個,項目涉及草莓、虎杖、金銀花、豆丹種植,鱸魚和黃河脆魚養殖,光伏發電,鄉村旅游等多個產業類型,實現了鄉鄉有扶貧基地、村村有扶貧產業、戶戶有增收項目;規范運營扶貧車間,投入扶貧資金1700萬元,建成運營扶貧車間134個,產業涵蓋服裝加工、箱包加工、電子產品加工等20余種類型,實現貧困群眾就地就近就業。同時,為提升產品附加值,保障扶貧資產安全長久運營,形成了“黃河灘”“富硒”“莊子故里”等一批區域特色農副產品品牌,強化貧困人口脫貧支撐。

以民生保障為根本

持續夯實脫貧基礎

“堅持教育、醫療、住房、飲水、兜底等政策向貧困戶匯聚,全面提升貧困群眾民生保障和公共服務水平?!贝藿苏f,東明縣扶貧辦加大教育扶貧力度,實現了農村貧困家庭學生從學前教育到高等教育資助全覆蓋。發放、減免教育扶貧資金5215萬元,惠及貧困學生57696人次。為解決看病難問題,為全縣貧困戶建立了“六重醫療保障”體系。投入扶貧資金6339萬元,為全縣貧困人口全部參保了扶貧特惠保險,累計報銷65489人次、5649.37萬元。加大危房改造力度,對貧困戶住房安全情況進行全面排查摸底,及時進行維修改造,投入危房改造資金5011.24萬元,累計完成危房改造3115戶,保障了貧困群眾住房安全。做好飲水安全工作,完成灘區外黃河水水源置換,為灘區村加裝除氟設備,累計投入287.63萬元,為3835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安裝了自來水,保障了飲水安全。切實做好兜底扶貧,對符合兜底保障條件的貧困戶應納盡納,全面落實低保、五保、殘疾人補貼等兜底保障政策。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,充分發揮行業部門職能和優勢,著力提升貧困村基礎設施水平。通過打井、修建村內道路、安裝路燈、文化廣場等小型公益事業扶貧項目的實施,有效提升了貧困村、貧困群眾生產生活條件。

鏖戰灘區居民遷建

攜手走進幸福生活

東明縣是山東省20個脫貧任務比較重的縣區之一,全省200個重點扶持鄉鎮中東明縣占12個,全省2000個貧困人口較多村中東明縣占170個,貧困人口占全省的1/30。同時,境內黃河灘區面積全省最大,達317平方公里;灘區居民遷建任務全省最重,需建設24個村臺社區和1個外遷社區,新建村臺數量占全省的85%,共涉及4個鄉鎮、64個行政村、148個自然村、32539戶、119680人,涉遷人口占全省的1/5,是全省灘區遷建的主戰場,脫貧攻堅任務異常艱巨繁重。

面對異常繁重的工作任務,東明縣扶貧辦發揚敢啃硬骨頭、能打惡仗的頑強作風,勇挑遷建、扶貧重任,鏖戰灘區遷建“挖貧根”“挪窮窩”。緊緊圍繞灘區遷建任務總目標,按照“一村一品、一臺一韻”原則,先后攻克引黃抽沙難、村臺地基處理難、大面積集中施工難等重大難關,嚴把建設質量,全體工作人員不分節假日、不分黑夜和白晝,長年超負荷工作,加班加點、任勞任怨,勠力同心、合力攻堅,全力加快工程建設進度,統籌推進產業發展,為東明縣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付出了巨大艱辛和努力,確保12萬灘區群眾真正實現“搬得出、穩得住、可發展、能致富”。

目前,全縣23591戶、67430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實現穩定脫貧,87個省定貧困村全部摘帽,順利通過了省委巡視、市委巡察、省審計廳審計、省遍訪核查、省評估驗收,脫貧攻堅圓滿收官,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打下了堅實的基礎。

記者 彭傳軍

責任編輯:
分享到:
中共菏澤市委網信辦主管 菏澤日報社主辦| 新聞刊登批準文號:魯新聞辦[2004]20號 | 互聯網信息服務許可證:37120180017
網站備案號:魯ICP備09012531號 | 魯公網安備 37172902372011號
Copyright© 2004-2012 heze.cn All rights reserved.中國菏澤網
主站蜘蛛池模板: 灵丘县| 彰武县| 河津市| 云南省| 武平县| 陆丰市| 沂南县| 治县。| 安乡县| 仪陇县| 慈溪市| 文安县| 泾川县| 宁明县| 晴隆县| 安徽省| 大丰市| 华宁县| 黄山市| 汨罗市| 墨江| 衡东县| 宜兰县| 栾川县| 施秉县| 永寿县| 唐海县| 甘肃省| 七台河市| 梁平县| 龙州县| 梧州市| 中宁县| 道孚县| 宝兴县| 岳池县| 枝江市| 新昌县| 巴楚县| 上饶县| 满洲里市|